实训课教学过程管理制度,主要包括备课、编写教案、实训课课堂教学、成绩考核等几个方面。
一、 教师备课
实训教师根据实训内容,将实训教学做好认真的准备工作。实训教师备课应做到:
1、 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、教材和有关参考资料,掌握教学内容、目的要求、需要传授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。
2、 了解所带班级中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,以便因材施教。
3、 了解所用到的设备,提前准备好所需使用的实训器材。
4、 熟悉示范演示的工作程序或操作步骤。
二、 教案编写
1、 实训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,按照实训课堂的教学要求编写实训课程教案。
2、 课堂完成后认真填写实训记录表或上机记录表。
三、 课堂教学
1、 集合队伍
课前10分钟,实训学生在实训室门前集合,班长整理队伍,并对出勤情况跟实训老师进行汇报。教师确认学生请假和有无旷课情况,对旷课学生,及时与班主任联系,以便班主任及时处理,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疏漏。
2、 检查服装
教师在实训室门前检查学生实训服装及有无携带食品进入。进入实训室必须衣冠整洁(对工作服有要求的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),严禁穿拖鞋、背心进入实训室。
3、 集中讲授
学生进入实训室后,实训教师对实训内容集中授课,介绍本次实训项目的具体内容、方法、操作要领、技术关键、注意事项等,学生认真听讲,并做好实训课笔记。
4、 教师示范演示
教师依照教学要求,边示范边讲解,做到步骤清晰可辨,动作准确无误,操作方法规范,讲做一致。
5、学生实训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
学生开始实训,实训教师巡回指导,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“一对一”的技术指导,以便其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技术,达到实训要求。在技术指导的同时,实训教师还应注意做好秩序维持、安全监控,保证整个实训过程的安全、安静、整齐和卫生。实训期间严禁吃东西、玩游戏等一切与实训内容无关的事情。
6、 卫生清洁、设备清理
每次实训结束前5到10分钟,学生停止操作,按值日表对实训室进行清理。对实训用具进行清点,及时发现问题、处理问题,保证实训室设备工具以及其它财物的完好率。如有损坏或异常应立即报告老师,请专职人员进行维修,不得私自拆动。下课离开实训室时,值日人员关机、关灯、断电并锁门。
7、实训记录
每次实训结束时,教师认真填写实训记录表,对每个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,并记入作业批改记录本上。
8、课后总结
教师在每次实训结束后,针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,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,提高技能。
四、 实训课考试
实训课考试的方式有:平时考查、学期考试、鉴定考试。
考核项目有:出勤、实训纪律、专业理论、实践操作等。
考核命题应根据各专业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要求确定,难度适中,要尽量考虑与我校学生实际水平和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。
具体管理办法,做如下规定:
1、 平时考查
①在学生完成每一个实训项目后,实训指导教师按照实训评分标准打分。
② 在此基础上,根据学生在本项目实训期间的出勤、纪律、安全操作的综合表现适当扣分、加分,做为一次平时考查成绩使用。
③ 具体加减分办法由本实训课教师酌定。
2、 学期考试
在其它文化课、理论课期中期末考试时,实训课同时进行技能操作考试。
3、鉴定考试
鉴定考试由专业主任负责组织报名,经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试鉴定合格后,发放职业技能登记证书。